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中医政策,传播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和新动态,为中医医疗、教学 、科研服务。内容注重中医特色,注重学术质量,注重时代气息;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出版部门: 《江苏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9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630/R

邮发代号: 2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苏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江苏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97X
  • 国内刊号:32-16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江苏中医药杂志2004年第9期文章
  • 养血固冲合剂的制备和临床初步应用

    养血固冲合剂是我院中药制剂室根据中医妇科长期临床实践,使用纯中药配制而成的制剂,具有固涩冲任、健脾益气、养血止血等作用,对由月经过多、月经不调、产后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子宫肌瘤等各种子宫出血而致的冲任损伤、气血两亏病证有着明显疗效.该制剂既能止血固冲又能养血益气,止血而不留瘀,补养而不呆脾,治标固本同时兼顾,缩短了治疗时间.......

    作者:宋福坤;邢卫;毕蓉蓉 刊期: 2004- 09

  • 半夏泻心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概况

    半夏泻心汤出自,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综合近些年来有关此方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该方具有保护胃粘膜、调整胃肠功能、抑菌、调节免疫、抗缺氧等作用.......

    作者:张倩 刊期: 2004- 09

  •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综合近10年来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文献,发现无论在临床还是对治疗机理的研究方面,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优势,且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对其现状进行评述且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姜军作;衣运玲 刊期: 2004- 09

  •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慢性风湿热性腰腿痛20例

    近年来,笔者以仲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慢性风湿热性腰腿痛20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大75岁,小40岁.患者可见一侧或双侧腰腿部疼痛,每遇阴雨天痛甚,伴头晕、体腴、短气、欲呕等症,或痛处红肿有灼热感,或口渴,苔黄少津,脉弦细数.......

    作者:赵明 刊期: 2004- 09

  • 消化道肿瘤术后论治心得点滴

    消化道肿瘤术后的病机特点为正气耗损,余邪未尽.治疗当扶正与祛邪兼施.扶正要在运脾,祛邪重在清解热毒.扶正用药忌过于滋腻,祛邪用药不可剂量过大.......

    作者:李春婷;邹兰亭 刊期: 2004- 09

  • 《伤寒杂病论》药量折算再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长期以来,历代医家针对张仲景在中用药量的折算问题进行过不少探讨、考证,但由于历代衡制不同,加之有些医家临床估算的不精确性,致使中医工作者临床上无所适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1]对新莽、东汉衡制考证后的核算方法,已被公认为是可靠的折算标准,即东汉仲景用药量1两=15.625(15.6)g,1斤=250g;1升=200ml,1斗=2000ml.然而,细考和原方后的煎服法,每剂多一煎三服,而现在每......

    作者:党兰玉 刊期: 2004- 09

  • 徐福松教授治疗男性病药对举隅

    通过治疗男性病的11个常用药对介绍了徐福松的男科临床经验.......

    作者:金保方;卞廷松 刊期: 2004- 09

  • 吴淞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撷菁

    吴淞教授是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擅长治疗各种皮肤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吴师中西医结合辨治皮肤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坚持辨证论治长期以来,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多以一病一方论治为多,认为治疗较简单,无非就是采用清热凉血或祛风止痒法,而对整体辨证施治重视不够.吴师在临床上始终坚持辨证论治,对同样的病区分不同证型分别施治.......

    作者:蔡希 刊期: 2004- 09

  • 温病治疗中的祛邪与扶正

    温病是由于感染温邪引起的外感疾病,温邪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祛邪外出是治疗温病的首要任务,在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法时应当注意病变部位、病理性质、证候类型等方面的因素.温病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邪正相争,邪热伤正,所以,扶正亦是治疗温病的必要措施,温邪易伤阴液,阴伤是温病重要的病理变化,养阴是温病扶正的主要方法.......

    作者:刘涛 刊期: 2004- 09

  •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证治特点及其研究述略

    多发性抽动症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禀赋不足,五志过极是促成小儿易感和罹患本病的主要内在病因,肾虚肝旺,风阳鼓动是其基本病机,临床辨证特点为本虚标实,阴亏阳亢,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风、惊、郁、火四个方面,滋肾平肝,熄风化痰是本病的基本治法.中医药诊治本病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尚存在不少问题,在诊治规范、研究方法的标准化和科学性等方面尚有大量的基础工作有待我们去完成.......

    作者:张骠 刊期: 200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