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中医政策,传播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和新动态,为中医医疗、教学 、科研服务。内容注重中医特色,注重学术质量,注重时代气息;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出版部门: 《江苏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9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630/R
邮发代号: 2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江苏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97X
- 国内刊号:32-16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DNA形态结构中的阴阳平衡
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的阴阳学说来阐释人类遗传物质DNA的形态结构,说明该学说虽然产生于远古,也适用于现代医学;虽然产生于宏观,也同样贯穿于微观的生物分子.运用阴阳平衡学说来阐释高度抽象且密集成网络的海量信息,用无穷的推衍来统帅和分析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有益于加快现代分子生物学自身认识的进程.......
作者:杨丽萍;王米渠;王明臣 刊期: 2006- 10
-
永久的回忆
欣逢《江苏中医药》杂志创刊五十华诞,回顾既往,艰辛曲折;还看今朝,灿烂辉煌,令人欣慰靡已.兹简述愚与《江苏中医药》之情缘一二,聊志纪念.......
作者:朱良春 刊期: 2006- 10
-
半世情谊半世文缘
今年是《江苏中医药》创刊五十华诞,本人与《江苏中医药》结有半个世纪文缘.1957年本人从北京中医研究院医学史高级师资班结业回宁执教于南京医学院,从此与当时的江苏省中医学校、《江苏中医》杂志往来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作者:张慰丰 刊期: 2006- 10
-
一本中医刊半世师友情
金秋十月,菊绿橙黄,我们迎来了《江苏中医药》(《江苏中医》)创刊50周年之庆.祝她与时俱进,屡创辉煌!......
作者:孙浩 刊期: 2006- 10
-
我心中的《江苏中医》
在人生的旅途中,《江苏中医》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研习岐黄时的忠实读者,转换成为参与复刊的编者.一路走来,风雨同舟,朝夕相伴,感慨良多.值此创刊五十周年之际,勉作小诗,聊表寸心.......
作者:顾泳源 刊期: 2006- 10
-
保持传统特色促进学术创新
《江苏中医药》从始创至今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它是当时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应运而生的刊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热情,共同为中医药春天的到来而欢欣鼓舞,为江苏中医药学术的繁荣昌盛而培育浇灌,与时俱进,使之一代又一代地获得发展.尽管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一度停刊合并,历尽艰辛曲折,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全人类健康的需要,是中医药学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不可能因少数民族虚无主义者的偏见而失去它的生命......
作者:周仲瑛 刊期: 2006- 10
-
发扬成绩再创辉煌
《江苏中医药》原名《江苏中医》,从1956年8月发行试刊号后,于同年10月正式出版第一期,已整整走过50个春秋.我由于当时正在卫生厅中医科工作,亲自参加了杂志从筹建、成立编辑部到杂志出版全过程,也目睹杂志从幼苗成长到茁壮大树的发展历史,到今天杂志已先后取得国际连续出版物、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优秀中医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优异成绩.值此杂志50华诞之际,谨致衷心祝贺.......
作者:张继泽 刊期: 2006- 10
-
我与《江苏中医药》的深情
值此盛世华年,迎来《江苏中医药》刊庆,五十年弹指一挥间,抚今思昔,感慨万千.1956年创刊之际,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第一期学员正好毕业;省中医院刚建二年,病房收治病人;省中医研究所正在筹建.江苏有了自己的中医刊物,可真是配合默契,紧跟发展形势,为中医事业的飞跃添上翅膀.从此,江苏的中医事业蒸蒸日上,不断腾飞,直到今日.......
作者:徐景藩 刊期: 2006- 10
-
《江苏中医药》是我的良师益友
《江苏中医药》是我喜爱的杂志,使我爱不释手,她伴我度过了从医的一生,她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进步成长的阶梯.......
作者:单德成 刊期: 2006- 10
-
中医药特色优势相关问题探析
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医药工作的热点,认清和发掘中医药特色优势,应当成为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在研究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内涵和特征,科学定位中医药特色优势,并要处理好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中医药现代化的关系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客观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从而推动中医药......
作者:黄亚博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针刺夹脊穴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34例临床观察
-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临床研究
- 3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4 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治疗慢性腰部软组织痛32例
- 5 牡蛎配伍葛根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降血压作用机制研究
- 6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联合中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14例临床研究
- 7 传统外治法治疗早期带状疱疹35例临床观察
- 8 单兆伟·和胃胶囊
- 9 滋水平木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 10 痴呆的治疗
- 11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7例临床观察
- 12 简述近40年针灸在欧洲的发展情况
- 13 冯栋年·糖脉通方
- 14 调神通络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 15 读《医源性疾病中医治疗》有感
-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治疗心得
- 17 沈洪从肝脾论治失眠撷要
- 18 麻杏石甘汤对肺炎支原体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 19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Monteggia骨折35例
- 20 从肝论治青少年女性神经性厌食症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