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中医政策,传播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和新动态,为中医医疗、教学 、科研服务。内容注重中医特色,注重学术质量,注重时代气息;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出版部门: 《江苏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9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630/R
邮发代号: 2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江苏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97X
- 国内刊号:32-16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毛冬青对小鼠逆转录病毒感染模型脾大症治疗机制的研究
目的:建立小鼠FLV(friendleukemiavirus)感染模型,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齐多夫定(AZT)作为对照药,初步探讨中药毛冬青对该模型脾大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毛冬青高剂量组、毛冬青中剂量组、毛冬青低剂量组、齐多夫定(AZT)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腹腔注射0.4ml×10-1FLV病毒原液攻毒,攻毒当日开始灌胃口服给药.实验小鼠于第......
作者:冯鹰;符林春;肖凤仪 刊期: 2007- 11
-
麻杏石甘汤、清燥救肺汤对小鼠病毒性肺炎作用机理的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麻杏石甘汤、清燥救肺汤对小鼠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辨证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NIH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杏石甘汤组、清燥救肺汤组和病毒唑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后检测各组小鼠肺指数,观察肺病理切片并作图像分析,测定肺组织匀浆中SOD、MPO、TNF-α含量.结果:肺指数、病理观察及图像分析说明麻杏石甘汤与清燥救肺汤均可有效地减轻小鼠肺部炎症损害,且图像分析说明前......
作者:赵岩松;杨进;龚婕宁 刊期: 2007- 11
-
枸杞子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枸杞子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枸杞大剂量组、枸杞小剂量组,给药30d后测定脾、胸腺指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高浓度枸杞子可升高衰老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提高免疫球蛋白和C3的含量;低浓度枸杞子可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论:枸杞子可能是通过全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使衰老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
作者:武晓群;张鹏;董菊 刊期: 2007- 11
-
陈皮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对人乳腺癌MCF-7、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敏感性比较
目的:研究陈皮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CM)对人乳腺癌、肝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对其敏感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MTT法观察CM对人乳腺癌MCF-7、肝癌HepG2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不同剂量CM(10mg/L、20mg/L、40mg/L)作用于MCF-7细胞株,24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8.75%、19.79%、34.38%,48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7.39%、36.96%、40.22%,72......
作者:王志国;李兰英;张利 刊期: 2007- 11
-
清热祛湿法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探讨
针对肝纤维化病理过程中,湿热之邪内侵缠绵、弥漫三焦、羁留为病的病机特点,力倡以清热祛湿法为主进行防治.临床和系列实验研究表明清热祛湿法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多途径、多靶点.抑制TGF-β1及其信号转导、抑制CTGF的表达,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效应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而这一机制与清热祛湿法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因子所产生的瀑布效应,抑制肝细胞凋亡,抑制肝纤维化的早期启动有着......
作者:文彬;贺松其;罗显荣;蒋长盛;吴仕九 刊期: 2007- 11
-
浅述和血法及其在血证中的应用
和血法为和法在治疗血证中的具体应用,为广义和法的一种,含理血法的各种特点,兼和法之精要,为治疗血证之要法.临床上,和血法适用于病证复杂者,当行血、破血、凉血、补血等单一治法难于奏效且可能产生副效应时,都可以使用和血法.和血法在治则上强调调和,治疗用药上强调平和,不峻不烈、不偏不倚、不急不缓,与其他治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使用和血法,应注意忌偏、忌急、忌重、忌呆.......
作者:章亚成 刊期: 2007- 11
-
荆芥、荆芥穗及其炭制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比较
目的:通过对荆芥、荆芥穗及其炭制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荆芥炭及荆芥穗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荆芥各饮片吸附力的大小.结果:亚甲基蓝线性范围为0.01062~0.1062mg(r=0.9996),加样回收率为100.24%,RSD为2.85%(n=6).各饮片吸附力的大小:荆芥炭>荆芥;荆芥穗炭>荆芥穗.结论:吸附力的变化可能是荆芥及荆芥穗炭制品止血的比......
作者:张丽;宋磊;郭戎;丁安伟 刊期: 2007- 11
-
针灸对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
针灸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针灸-免疫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针灸能改变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均有明显的影响,在防治变态反应性疾病、抗感染、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以整体性和双向性为其规律和特点.今后应重视经穴的特异性及配伍,针灸的手法强度、时间与针灸诱导产生生命活性物质间的关系,以促使对针灸免疫作用更全面......
作者:程健君;蔡念光;翟登高 刊期: 2007- 11
-
中药方剂性味配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性味不仅反映了中药的药性特征,而且性味通过配伍实现方剂的性味合和.为此,许多学者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量化研究4个方面积极探索方剂性味的配伍规律.目前方剂性味配伍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够深入.今后要加强方剂性味理论研究,尤其是方剂性味的内涵与外延方面的研究,同时要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在计算机量化研究方面要把精力集中在性味量化参数,影响方剂性味的药物配伍、剂型等因素上,使......
作者:胡波;蒋永光 刊期: 2007- 11
-
苦碟子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黄疸型肝炎60例
近年来我们发现苦碟子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具有快速显著的退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筱佳;孙志成 刊期: 2007- 11
动态资讯
- 1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病机分析
- 2 从脾虚痰阻论治糖尿病后抑郁
- 3 自制黄芩油膏纱布促进气管切开患者创面愈合20例临床观察
- 4 左归丸加味联合激素替代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30例临床观察
- 5 孟河传人许履和中医外科疾病诊治经验述略
- 6 葛根素与葛根多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研究
- 7 医院中药制剂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 8 微创埋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9 蒋健运用外治法验案举隅
- 10 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2例临床研究
- 12 中医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43例临床观察
- 14 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3例
- 15 清肝降逆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内胆汁反流32例临床观察
- 16 中药消痤汤和维胺酯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 18 《活幼口议》版本、作者考与学术思想评析
- 19 周郁鸿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之经验
- 20 周仲瑛医案从肾虚湿热论治足跟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