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中医政策,传播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和新动态,为中医医疗、教学 、科研服务。内容注重中医特色,注重学术质量,注重时代气息;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出版部门: 《江苏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9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630/R

邮发代号: 2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苏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江苏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97X
  • 国内刊号:32-16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江苏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10期文章
  • 补益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概述

    人参、党参、红参、黄芪、熟地、枸杞子、桂圆肉、何首鸟、鹿茸、海马、冬虫夏草、灵芝、西洋参、鳖甲、蜂蜜是补气血阴阳虚之代表药,也是医者临床处方时喜用及百姓了解的药物,由于缺乏对药性知识的全面了解和药商广告的误导,盲目进补者大有人在,以致出现许多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综合文献资料概述上述15种补益药临床应用时的不良反应,提示医者要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选择相应的补益药,若不分气血,不剐阴阳,不辨脏腑......

    作者: 刊期: 2009- 10

  • 痛风性关节炎论治刍议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是常见的病症,临床表现为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处红肿热痛,而且常常迁延难愈.令人痛苦不堪.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提高.笔者治疗本病多年,兹述经验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 10

  • 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的体会

    近年来病毒性疾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引起世界的关注,并得到了WHO专家的肯定.多年来.我们以卫气营血辨证,用清气凉营法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深入探索病毒感染性高热的证治规律,兹述体会如下,以冀对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有所启迪.......

    作者: 刊期: 2009- 10

  • 浅谈医案教学是启发临床思维的捷径

    中医学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合格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点,而学习医案是获得中医临床思维的有效途径.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选择医案,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可以训练学生探因、推理、比较、发散和逆向思维等,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 刊期: 2009- 10

  • 早中期慢性肾衰中医药证治思路探讨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肌酐在500μmol/L以内,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病损主脏在肾,常兼多脏同病,如脾肾同病.气阳亏虚:肝肾同病.阴虚阳亢.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多见虚实兼夹、寒热错杂.正虚可表现为气血、气阴、气阳、阴阳两虚或气血阴阳俱虚的证候:邪实多见水邪、湿浊、湿毒、血瘀等病理因素.临床表现以脾胃证候尤为突出.治疗应权衡标本缓急,虚实兼顾.早期肾衰虚多实少,治疗以培本为主,多配用健脾、养肝等法,兼以......

    作者: 刊期: 2009- 10

  • 干祖望对慢性咽炎的临证思辨方法(一)——干祖望验案赏析之三

    (干祖望验案赏析之一、之二已分别刊登于本刊2008年第10期和2009年第3期)慢性咽炎的发病率高、病程长,导致患者的抗病能力降低,对健康影响较大.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异物感.干老认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有些人说慢性咽炎不能治愈,其实是辨证论治功底不足.干老治疗慢性咽炎的临证思辨方法有许多特色,在此简介一隅.......

    作者: 刊期: 2009- 10

  • 回忆父亲周筱斋教授

    先父周筱斋教授离我们远去已整整20年了.20年来,不仅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而且父亲一生正直的为人风范、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精神、高尚的医德医风.都在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使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作者: 刊期: 20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