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中医政策,传播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和新动态,为中医医疗、教学 、科研服务。内容注重中医特色,注重学术质量,注重时代气息;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出版部门: 《江苏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9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630/R
邮发代号: 2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江苏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97X
- 国内刊号:32-16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孟景春辨治汗证经验
早在《内经》便有了对汗的来源、化生及其治疗的阐述。历代医家对汗证论治颇详,其辨证思路不尽相同。名老中医孟景春教授宗《内经》、《伤寒论》之旨,从脏腑和病位辨治汗证,采用中药内服或外治法,同时重视养生调护,拓宽了临床思路,提高了疗效。......
作者:徐晓晶;黄玉珍 刊期: 2014- 06
-
汪再舫诊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
汪再舫主任中医师诊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经验丰富,疗效满意,将其诊治经验概括为5个“不忘”:症状繁杂不忘确诊;养阴生津不忘清热;清热利湿不忘护阴;益气养阴不忘补阳;补益阴阳不忘活血。......
作者:乙伶 刊期: 2014- 06
-
陈福来脏腑升降八法之临床运用
升降出入是脏腑功能的基本形式,脏腑升降一旦失常,机体即易产生多种疾病。调整脏腑功能,使升降复常,出入有序,在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陈福来主任中医师提出脏腑升降八法:肃肺平肝法,开降肺气法,泄肝和胃法,健脾升清法,和胃降逆法,苦降辛通法,交通心肾法,温阳化气法。验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宏宽 刊期: 2014- 06
-
辨证脐敷疗法治疗儿科非脾系疾病简介--附验案3则
脐敷疗法是中医学传统外治疗法的重要手段,是指选用适当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粉、糊、膏、锭)敷贴脐部,然后用胶布、纱布等覆盖固定的一种外治法。脐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气舍,历代文献皆言之能“协调阴阳统领三焦,可补可泻可升可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要诀》中说:“脐者,小儿之根蒂也,名曰神阙穴……药敷,能温通元阳,运化脾胃之气。”神阙穴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皮肉筋膜,药敷使药力经脐迅速渗透到各......
作者:倪晓红 刊期: 2014- 06
-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轻重程度悬殊,病程长且进展缓慢,致导致终末期肾病。本病的四大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控制此四大症状为治病之关键。综合文献分析,大都认为本病蛋白尿与脾肾两虚有关,脾虚清浊不分,肾虚精微下泄;肾性血尿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蕴结下焦,热伤肾络或瘀血阻于肾络为标;水肿与肺脾肾三脏有关,以肾脏为主;高血压病变在肝,根源在肾,关键在脾。中医在临床辨证分型论治方......
作者:吴斌;孙伟 刊期: 2014- 06
-
中国(江苏)援马耳他医疗队开通远程会诊系统
2014年4月22日,江苏省卫生厅厅长王咏红和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董事会主席布苏蒂尔在马耳他共同启动按钮,中国(江苏)援马耳他医疗队远程会诊系统成功开通。省卫生厅副厅长陈亦江通过该系统与王咏红厅长进行了连线对话。王咏红厅长说,今后将在每月固定时间为马耳他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同时也为中马两国医务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作者:江苏省卫生厅 刊期: 2014- 06
-
李建军
连云港市名中医1963年生,江苏南京人,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淮海工学院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连云港市针灸推拿学会会长。......
作者: 刊期: 2014- 06
-
程子俊
1921年生,江苏常州人,大专学历,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名中医,曾任江苏省针灸学会理事、江苏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委、常州市针灸学会顾问等职。......
作者: 刊期: 2014- 06
-
《诸病源候论》对空气生物性污染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在“天人相应”整体观的指导下,对空气生物性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空气生物性污染因素包括尸气、乖戾之气、瘴气、恶毒之气等,导致的疾病有所不同,流行地区、流行时间、症状特点、治疗、预防、转归预后、注意事项等也有所差异。其观察细致,论述准确,在中国医学史上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者:申红玲;王泓午 刊期: 2014- 06
-
中医“瘀热”病机理论证治·外感篇--周仲瑛国医大师“瘀热”相关学术经验发微之二
周仲瑛教授认为,瘀热为患可见于外感热病过程中的严重阶段,其形成与外感六淫化火或温邪疫毒入侵有关。瘀热互结,病情深重,多具有严重的火热见证。辨治时当详察血热、血瘀分别存在的症候,还要通过深入症候特点的分析来掌握瘀热的整体存在。治以“凉血”与“散血”(化瘀)法联用,传统以犀角地黄汤为代表,自拟丹地合剂。临床常分为热瘀里结,营血同病证;热毒壅盛,血瘀水停证;热瘀内闭,阴津损伤证;湿热毒瘀,蕴结肝胆证;瘀......
作者:唐蜀华;严冬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黄斑部常见的病变表现及其中医认识
- 2 江苏海洋医药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下)
- 3 亚健康状态肾虚证的证候特征分析
- 4 杜仲对去势大鼠股骨宏量元素C、O、P、Ca含量比例的影响
- 5 朱南孙治疗妇科血证经验浅析
- 6 清温并施治疗细菌性痢疾
- 7 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刍议
- 8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72例临床观察
- 9 名医长廊
- 10 梅国强治疗人工流产后并发症验案2则
- 11 黄连温胆汤新用
- 12 《金匮要略》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概述
- 13 疏肝解郁、开窍镇静结合调周法治疗高泌乳素血症30例临床研究
- 14 施杞运用小柴胡汤治疗伤科疾病验案5则
-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4例临床观察
- 16 智者察同--从SARS诊治看中医学的本质
- 17 血精论治五法
- 18 浅谈中医循证医学
- 19 中风先兆证ET-1水平150例分析
-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