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中医政策,传播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和新动态,为中医医疗、教学 、科研服务。内容注重中医特色,注重学术质量,注重时代气息;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出版部门: 《江苏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9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630/R

邮发代号: 28-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6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江苏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江苏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97X
  • 国内刊号:32-16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江苏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9期文章
  • 谢晶日从肝脾论治消化系统疾病验案2则

    谢晶日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出身中医世家,临证诊疗,深求古训,承古扬今,以临床实践为法,审病求因,胸怀日月,悬壶济世四十余载,以术业之能,医人之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证思维.......

    作者:高越 刊期: 2017- 09

  • 顾文忠寒热药共用临证验案举隅

    顾文忠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名老中医,喜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尤其对这两部经典著作中的寒(凉)、热(温)药共用组方这一法则颇有研究心得.通过半年多的跟师学习,逐步掌握了顾老寒热药共用临证组方的运用方法,现将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徐婉莉 刊期: 2017- 09

  • 《伤寒论》治病重阳气思想探析

    《伤寒论》六经方证论治疾病,不论外感,还是内伤、重危病症的抢救以及对疾病的预后判断都突出了阳气的重要性.强调治外感,重辛温,宣通阳气;治内伤,重温补,扶助阳气;治重危,急回阳,峻补阳气;以阳气消长判断疾病预后.......

    作者:盛全成 刊期: 2017- 09

  • 不同次数捏脊疗法对卫气虚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次数捏脊疗法对卫气虚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捏脊疗法健脾益卫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效应平台.方法:健康SD大鼠25只(雄性)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捏脊12遍组、捏脊20遍组、捏脊24遍组,每组5只.除空白组以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疲劳寒热刺激法造模,每日1次,连续7d.捏脊组于造模结束第2天起开始捏脊治疗,每日2次,连续7d.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及一般行为学表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并......

    作者:李青敏;李忠正;郭永明;王海军 刊期: 2017- 09

  • 复方白玉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白玉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复方白玉散作用于标准菌株ATCC29213和临床分离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小杀菌浓度(MBC),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复方白玉散对生物膜小抑膜浓度(sMIC).结果:复方白玉散对标准菌株ATCC29213和强成膜株SA17的MIC分别为25mg/mL和50mg/mL,MBC分别为50mg......

    作者:姚孝明;刘晓蓉;吴娟;梅国勇;杨婉薇;葛云霞 刊期: 2017- 09

  • 鲍严钟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临证撷要

    鲍严钟认为,对于免疫性不育的治疗,应做到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临证当以补肾益气为基础,合理运用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通络诸法,同时针对西医原发病因予以积极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作者:范曾;庄婷婵 刊期: 2017- 09

  • 谈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之经验

    谈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主要运用滋阴补阳方序贯疗法,重视经后期治疗,同时结合以阳补阴、补肾活血、调畅情志、加强锻炼、中西互参等,共奏调治月经周期、促发排卵之效,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作者:罗倩倩 刊期: 2017- 09

  • 刘沈林从脾论治顽固性口腔溃疡4法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独具特色.刘沈林教授善于从脾论治顽固性口腔溃疡,结合升阳、清化、解郁、温阳诸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效果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作者:徐艺 刊期: 2017- 09

  • 基于处方方法学分析失眠的用药规律

    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研究分析失眠的用药规律.失眠的病机为肝木疏泄失常、脾胃升降失常、肾水不济心火、肺金失于肃降导致的心气不降;病理因素主要有郁、痰、火、瘀、虚.药物使用频次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酸枣仁、远志、甘草、当归、茯苓、首乌藤、龙骨、茯神、川芎、合欢皮;使用频次高的药对是酸枣仁、首乌藤.从整体处方来看,主以养心安神药为基础,辅以补气、补血、滋阴、活血、化痰药.如此方证对应,既照顾了各个病证要素......

    作者:李萍;韩琦;李洪海;安冬;梁永林 刊期: 2017- 09

  • 《伤寒杂病论》枳实运用探析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以枳实一味入方,共计17首,分别与大黄、厚朴、栀子、桂枝、芍药、柴胡、橘皮、白术等相伍,创枳实薤白桂枝汤、大小承气汤、厚朴七物汤、大柴胡汤、四逆散等经方,以相须相成之伍而达行气消痞、消积导滞、健脾和胃、活血除痹之功,以疗外感内伤诸病.通过探究枳实的配伍运用规律,领略仲景于枳实的用药特点,对当今临床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黄盛娜;姚洁敏;徐玉萍;徐燕 刊期: 2017- 09